根据区委组织部在全区开展“4+2”工作法的工作要求,侯寨社区“两委”高度重视,迅速在全社区范围内开展落实“4+2”工作法,有效地推动了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了加强党的领导和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促进了社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现将我社区落实“4+2”工作法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具体措施 (一)三级联动,形成责任体系。成立了上李河侯寨社区“4+2”工作法领导小组,实行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联系各个村民小组制度,制定《侯寨社区落实“4+2”工作法实施方案》,明确“两委”班子成员每人分包一个村民小组,并对各个村民小组进行蹲点监督,帮助指导“4+2”工作法实践。把各村民小组落实“4+2”工作法的情况纳入村民小组年终目标考评体系,“两委”班子成员还对各村民小组“4+2”工作法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现场督查、随机抽查,确保落到实处。通过责任的明确和落实,形成分级联动,齐抓共管的“4+2”工作法实践格局。 (二)宣传动员,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召开动员大会,各村民组精心准备,宣传教育引导村民了解和认识“4+2”工作法,利用标语、村务公开栏、发放宣传页等形式进行宣传,多层次,多角度搞好推行“4+2”工作法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群众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广泛监督“4+2”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行打好基础。二是制度上墙。统一制作宣传版面,将“4+2”工作法的运行程序、运行流程规范上墙,悬挂在侯寨社区党支部党员活动室中,便于对照进行。三是及时召开现场会。组织所有村组干部、村民代表、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实地感受“4+2”工作法的成效,提高执行自觉性。 (三)有机结合“三定三创”,开创工作新局面。以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为核心的村级“两会”制度是我区农村党建“三定三创”活动的新举措。“4+2”工作法、家庭联户代表制度和村级“两会”制度,三者之间互为补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对促进农村事务民主管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社区“两委”及各个村民小组按照“4+2”工作法和“三定三创”的要求,按照统一样式,整理先前按照“三定三创”活动争创标准,制定的符合本村实际,相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目标,包括2009—2011年任期规划、2009年度目标计划、2009年度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并在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七天。“4+2”工作法和“三定三创”的有机结合,为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农村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紧紧围绕完善村民自治、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管理权。 我社区从2009年5月20日召开动员会开始,到2009年7月20日前结束,经过各村民组的认真工作,推选产生户代表、联户代表和村务监督员工作已经完成,我社区共选出户代表536人,一组选出联户代表12人,二组选出联户代表8人,三组选出联户代表3人,四组选出联户代表6人,五组选出联户代表4人,六组选出联户代表6人,全社区共选出联户代表39人,推选出组委会成员任45人,推选出监委会成员4人。有效地推动了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二、主要成效 通过推行“4+2”工作法,使侯寨社区的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自己的民主权益,在村务管理和民主决策过程中,热情更加高涨,有效地推进了侯寨社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了村级组织的决策程序,充分尊重了广大村民的意愿,构筑了新时期和谐的干群关系。一是缓解了干群矛盾。新方法带来新变化,村民的事情交给村民办,不仅使村民放心,干部舒心,而且通过互动交流,拉近了干群距离。二是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4+2”工作法实行阳光作业,强化了监督,使干部改变了工作作风,强化了廉政为民意识,提高了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推进了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4+2”工作法使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大大提速,使村级组织建设硬件更硬,软件更优,构建了村级事务决策的长效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中共侯寨乡侯寨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