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现在,我代表侯寨社区的村组干部、党员、代表向您汇报2010年的工作,请您提出宝贵意见。 抓学习,带队伍。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干部一标兵。 1、形势在发展,历史在前进,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艰巨的创业发展期。进入2010年,我们就把理论学习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来完成。先后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郭明义、张可山的先进事迹。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我社区的理论学习氛围空前浓厚,党员干部的为民服务宗旨意识空前巩固,我为侯寨科学发展做奉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党员代表队伍的综合素质空前提高。 2、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学习效果。2010年,“创先争优” 活动在我社区隆重展开。每次学习,都要重温入党誓词,确保每个共产党员的本色不改。为了加深认识和理解,我们邀请乡党委领导、党校老师进行讲解和辅导,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七月一日,社区的全体村组干部、代表,饱含激情的站在神圣的国旗下,进行庄严的宣誓,加强了每位干部的责任心,提升了干部队伍的落实力和执行力。8月18 日我们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为社区63名党员挂上“党员家庭户”的光荣牌,极大的激发了党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目前,在我社区已基本形成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干部一标兵的大好局面。 3、它山之石可攻玉。借鉴他人经验为我所用,这是我社区的一种学习方法和手段。经过调研发现,惠济区的双桥、巩义市的竹林,他们在科学发展的起步阶段,遇到的社会背景、村情、民意和我社区的实际基本相同。因此,我们就组织党员干部、代表到双桥的丰乐农庄、巩义的竹林,现场踏勘、考察,经过深入学习和讨论。我们的党员干部、代表形成了共识,决心把竹林精神转化为侯寨精神,即:爱侯寨、比贡献、谋发展、永创业、讲文明、共富裕。目前,这十八字已在我社区党员干部、代表的心中发出了共鸣,爱侯寨、讲文明、比贡献已蔚然成风。例如:我社区的党员干部、代表义务扫雪、义务到开心农场劳动等等,在党员干部、代表的带动影响下,在社区的路网建设,没有发生一起阻工现象。在当前的“两违”治理中,没有出现一例违章、违规建筑。 4、抓住活思想,创新学习方式。在2010年,我们的学习活动是丰富多彩得。例如在今年8月份,在一些党员干部、代表中出现了当干部怕吃亏的不良思想。对此,我们没有开会批评,而是组织村组干部、党员、代表在奥斯卡影院观看电影“唐山大地震”、“第一书记”和“村官李天成”。通过观看这几部电影,触动了党员干部、代表的心灵,唤起了良知,懂得了感恩,从灵魂深处树立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为我们建一流队伍、创一流服务、争一流业绩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基础,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支持。 5、重实践,民主监督促后进,干群沟通零障碍。学习的目的在实践,学习的效果看实践。2010年,我们设置了“两委”信箱,并公开了联系电话。每星期一,两委成员,都要把自己上周履职情况张贴在宣传栏上,将自己的工作行为显露在群众的目光之下,恳请广大群众监督和指正。群众如有质疑,随时打电话联系或把意见投入信箱,做到了干群沟通零障碍。在每年的6月底和12月底,村两委成员和组长,必须写出自己半年和全年的工作总结,以组为单位,在群众会议上进行述职,党员、代表以组为单位,以秘密投票的方式进行民意测评,接受群众监督、测评。这就叫:干部选的准不准,先叫群众审一审,干部干的行不行,就叫群众评一评。这些举措的实施,极大的鼓舞了村组干部、党员代表依法履职、忠诚履职的自觉性,提升村组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形象。 谋发展,创新承包经营权流转,“开心农场”出亮点。 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侯寨村人多地少,并且还沿袭着分散的、传统的农耕经营方式,严重的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村民们既种地又打工,一年到头忙不停,结果是:地没种好,工没打好,收入也没有增加,生活水平难以提高。针对这种现实,我们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照“4+2”工作法实行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成了土地资源的整合,为发展现代农业、特色经营打下了基础。整合后的土地,有些处在凤湖岸旁,具有自然风光优美和交通便利的优势,我们就谋划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于2010年4月底,我们正式向社会推出了现实版“开心农场”。大河报、郑州晚报、二七报和电视台纷纷进行了报道。特别是魅力二七报,还刊发了评论,将“开心农场”称之为“土地流转新模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探索。在此情况下,“开心农场”一炮走红,成了侯寨的闪亮点。一个月的时间,168块土地被城市的“农场主”认领一空。在“开心农场”,“农场主”收获了健康、收获了快乐。而我们,收获了最大的土地产出值,增加了经济收入。不但如此,“开心农场”给我们带来了人气,带来了客流,也提高了侯寨的知名度。目前,不适宜发展观光农业的土地已向懂技术、会管理的村民手中流转,建立了温室大棚四座。 立规矩,促稳定,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情。 1、加强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进入2010年,我们就把制度建设提到了重要的工作日程。经过调研、起草、征求意见等过程,侯寨社区历史上第一步《自治管理章程》通过了“4+2”工作法程序,于2010年9月6日正式实施。杜绝了个别村组干部在履职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拍脑门创意、拍胸脯决策、拍屁股走人”的不良行为。 2、开展法制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毛主席说过,只有落后的干部,而没有落后的群众。在以往,干部们在工作上一遇到困难或是不顺心的事情,就归责于群众。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其实,95%以上的群众都是通情达理的。有时候,群众会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不配合,说明我们工作不到位,没有把群众工作做到家。在2010年,我们联系乡司法所、二七检察院、法院定期到社区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此项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提高了依法维权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展开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和教育。目前,我社区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浓厚,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风气已经形成。 3、廉洁自律,维护稳定。有一副对联说的好:官清民心顺,国泰民自安。当前,侯寨乡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谐、稳定。但是,我们要具有忧患意识,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从媒体上报导的一些案例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不稳定事件,就是因为当地干部办事不公开、不公平、不廉洁和应对事件动作缓慢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我们应当引以为戒。并且,我们村组干部、党员、代表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乡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干部队伍自身的建设,对干部管理采取严厉的、负责的手段。依照法律法规和管理章程,作出了干部必须依法照章用权、忠诚履职,各项工作设定第一责任人,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2010年全年,没有发生一起村级以上信访事件。目前,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情的格局已在我社区形成,社区基本祥和稳定。 为民生、办实事,让群众感受“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喜悦。 1、通过承包经营权流转,从黄土地上解放了一大部分劳动力。我们就和郑州发达技校联系,决定对这部分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有160多名农家妇女分别在电脑、烹饪等专业上学到了技能,为他们走向新的行业,开辟新的致富门路打下了基础。 2、要想富,先修路。多少年来,交通不便一致困扰着侯寨乡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客观现实,引起了乡党委、政府和二七交通局的高度重视,他们筹措巨额资金,展开了侯寨乡的路网工程建设。这一工程,是标准的富民工程,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我们的村组干部、党员、代表身先士卒,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扬敢打善拼的战斗作风,仅用20天时间,就完成侯寨社区内的路段划线、清基、补偿等各项前期工作。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在侯寨社区所辖路段,从开工到竣工,没有发生一起阻工现象,充分显示了侯寨人高风亮节。 3、侯寨社区第五村民组,位于凤湖岸边,可谓水源充足,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群众吃水的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我们将这一情况上报后,立即引起了乡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派出专职干部会同社区人员进行多方面沟通和协调,筹措资金50余万元,为五组新打300米深井一眼,并完善配套设施,使五组群众吃上甘甜的健康水、幸福水,彻底告别了历史上的吃水难。 4、侯寨社区有六十岁以上老人300余名,这些老年人在那战天斗地的岁月里,面朝黄土背朝天,为侯寨乡的经济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如今,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他们却老了,白了头,弯了腰,有的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吃水不忘打井人,他们应当受到尊重,应该得到社会的关爱。因此,从2009年起,我们开始为9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生活补助100元。2010年11月份,我社区又作出了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生活补贴的决定,每人每月50元。钱虽少,但显示了爱老之意,体现了党的为民宗旨,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唱红歌、树新风、精神文明立标兵。 进入2010年,我们在抓好社区各项经济发展工作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了重要的办事日程。1、2010年元月,在群众倡议下,社区组建了老年协会,为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继续发挥余热提供了条件和平台。我们老年人,身手不凡,率先成立夕阳红合唱队,唱响了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歌,歌声响彻四方,激发了沉淀在群众心底已久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在老年协会的推动下,戏迷演唱队、中青年妇女舞蹈队、村民组的秧歌队、盘鼓队、小车旱船表演队纷纷登台亮相。在2010年9月9重阳节当天,为倡导尊老爱老之风,社区协助老年协会组织了文艺演出,夕阳红合唱队、中青年妇女舞蹈队等文艺小分队的精彩演出得到新闻媒体采访,走上了省会的报纸和荧屏。2、树典型、带一般。2010年底,我们举办了创新争优文艺表彰联欢会,对当选好党员、好代表、好婆婆和好媳妇及教子有方家长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和表彰。目前,这些举措的积极效应已经产生,在社区范围内,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空前浓厚,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空前提高,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空前弘扬。我们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就会更上一层楼。 2010年的工作差距和不足。 1、个别党员、代表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旗帜作用不强。 2、个别村、组干部责任意识差,效能低下。 3、个别村组干部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创新意识不强。 2011年的展望和工作思路。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规划建设的启动,侯寨乡必然会有大的手笔,将出台相应的战略和部署。在这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下,侯寨社区将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使侯寨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登上时代前进的列车。 1、举全社区之力,配合乡党委、政府的工作,凡在侯寨社区内的所有项目,做到高速度、高质量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提升工作效能,以最快的速度贯彻、落实乡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工作精神和布署,主动、圆满完成任务。 3、2011年夏季到来之前,必须解决社区四组、六组800余名群众的吃水难问题。 4、2011年年底,村、组工作必须完成两个亮点工程。 5、2011年年底,争取上一个壮大集体经济的项目,填补社区没有集体企业的空白,为社区以后的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撑。 同志们,前景美好,催人奋进,我们重任在肩。在新的一年里,社区村组干部、党员、代表将为侯寨乡、侯寨社区的美好明天而打拼,为党的九十岁生日献上一份厚礼!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