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成礼仪,穷生贱”,“穷山恶水出刁民”,“官生富地多贪腐”,这三句俗语,折射出社会阶段性生态气候,就历史而言,有一定的道理。“马瘦毛长,人穷志短”,民国三十一年即1942年,河南遭遇国民党为阻止日军南下西进,竟密谋炸开了花园口黄河大堤,原先犹如困兽的洪水,突然间似脱缰的野马,直奔豫东中州大平原而驰。半天功夫淹没了郑州城东、中牟县大部,又以浊浪排空的水势,向鄢陵、尉氏、西华、两淮平原滚滚而下。淹死人无数,侥幸存活下来的人,落荒而西逃奔命。大水一过,遍地黄汤,人烟绝迹,次年秋因黄河泛滥,又引发了蝗虫肆虐,不几日蝗虫就遮天蔽日由黄泛区成群结队涌向河南全境,吃掉了所有的庄稼和树上的叶子。
此时的侯寨在失去了土地收获依托后,也纷纷踏上了西行的逃难之路,对此在侯寨人的记忆中叫:“民国三十一年”,“蚂蚱吃那一年”,逃难征途的诸多苦难自不必说,有人逃到了陕西的西安市,有人逃到了宝鸡、甘肃、山西等地以求活下来。安顿下来的逃难人从此不论姓氏、何村、男女老少,都会凑合着挤进一间窑洞或一舍破屋。当大劫来到无救星危急关头,孔老夫子的男女授受不亲,一律失效。人又回复到原始公社的形态,一人打食大家分,一家有事大家帮。原有的文明秩序被彻底打烂,同舟共济还原了人性中爱,以往的公媳相悖,父女不同席,儿大不再母旁的礼数不在了。一大群人挤在一个大通铺上,各自也相安无事,寻常的礼教荡然无存。
“礼仪出自富足,富演礼,穷自顾”,看来礼仪的延生靠的是物质为平台的。人的所谓面子,尊严皆源于此。一部《水浒传》就是:“穷生贱”的礼乐崩坏的故事,在这里不见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影子,暴乱频频,人心思乱,一个本分的人,一个个守职的官吏被既得利益集团,黑恶势力逼上了“不暴乱,不得生存的死路”,如三拳打死“镇西关”的鲁提辖,一刀杀死,黑恶势力的牛二,林冲入高俅陷阱被捕,此刻冤狱遍地,饿殍遍野。毛泽东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为富不仁,为官不廉,昏君当道,无道昏君搅乱了一个天下,礼仪的外衣被撕的破败不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真相暴露无遗。
在黑暗的旧中国,毛主席说: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力的行动,就不能那样雅致温良恭谦让,那样从容不迫........
我们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人人平等的大同社会为目的,领导千百万劳苦大众推翻了一个旧世界。从而取得了执政的合法性。尽管在执政的进程中,犯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这样的历史性过错,但人民确原谅了我们,这一根基皆源于党是一个没有自己任何私利的政党。人民想允许党出现失误,又允许党不断地修复与成长,即便是这样那样不尽人意,都视为新事物发展中的自然。
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人民从弱走向繁荣富强,侯寨人一样,自分到承包土地后,日子一年比一年强,今天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即便因合村并城给人们带来了利好,也带来了急切焦虑。但经济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家家户户都盖起了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三层小洋楼,不缺吃穿,样样齐全。简直就是到了天堂,唯一使人忧愁的就是:劳动成了延长生命的第一需要,不知怎的?钱挣得也容易了,高知识高科技的人不说,就是赤把手往市场上一站,嗨,一天能挣百八十。妇女、老人成了闲赋一族,每天早上一拉一溜人群到村外散步晨练,晚上男女老少齐聚游乐场,跳起广场舞,显然昔日的大老粗们,也在分享着高雅的交际舞之娱乐。
“无事生非”是人的天性,侯寨社区党支部、管委会据此精神需求急切,要把群众的余力引导到:“富而演礼,富而饰仪”的方向上来,从此打造出文明健康的社会风貌。领导们决心善始善成,立行立改,先行先试。于是,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