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季在于春,二月二龙抬头,风和日丽、明媚温暖的春日,已到了山美人美的侯寨。 自驾游的城里人乘兴到侯寨踏青以舒缓那漫长冬日给人们带来的沉闷。在这样的舒心的大好时光,正值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即将来临。唐代大诗人杜牧曾对这一人文传统节日说过这样的话,来描述、赞美这样的时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说的是山西省的情形,没关系,侯寨也一样。民间俗传:鬼不走干路,逢鬼节气,老天爷都会为逝者垂泪,以示慰祭。祭拜宗族亡人的人儿自然要一翻悲情,这是杜诗人讲述的第一情境,后两句的是讲春光和好春天游人游春的情态。
厚重侯寨的历史传承和华夏民族一样,很是重视祭拜祖先。因为传统里存含着先人的智慧、知识文化、财富和道德的积累。如此的积淀才托起今天生存的平台,任何一个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必定与先祖的创造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在侯寨,祖坟从来不只是死者安息之所,它和活着的子孙有着命运休戚相关的勾连,所以侯寨人特别看重,谁若挖了祖坟,就是对逝者的亵渎,被认为是断了活人的根。如若族里有一个人飞黄腾达,都会羡慕地赞道,呵!他祖坟冒了一股青烟。敬畏死者是中国传统的一个悠久的特色。这一点和以色列民族有些相像,只不过他们是以现存之人,在礼拜里用嘴叫喊着自己已故的先人。如若常常忘记是哪里来的,这种失忆应该是一种民族的悲哀。
历史不是帝王将相的专利,每个人无论尊卑,都有让传承不予中断的权力,所以维护故人之安息就是一种发展中的强大伟力。身居美国要职的美籍华人骆家辉,上任的第一件事,是到中国祖籍地祭拜祖上。因此每一个个体都让历史传承串联起来,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将指日可待,这是一种看不见的文化底蕴。
侯寨社区三委为将小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专门召开了森林防火专题碰头会,以防止祭祖烧纸引发火灾。管委会领导说:“上坟是应尽的本分,但谁也不能无视禁令,引发不必要的灾害。要不,就是对不起先人,更是违法行为。各组长、安全员是第一责任人,要宣传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