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日上午八时,当干部们到社区上班岗前打卡时,发现打卡机旁挂着一张纸,本日工作单:“各位三委干部、组长,请下午二时整,在社区集中后,到六个组队准备参加正月十五乡文艺汇演节目的排练情况,进行观摩巡查。望准时参加!”
社区全体干部在预定的下午准时集合,分三辆车,先到文化广场,当观摩组到场,就听到的是锣鼓喧天的声响,看到的是,一群年青人和中年妇女们组成的秧歌队,正踏着节奏紧促的鼓点,扭着传统的大秧歌舞,一个个女性演员手里拿着一把粉红色的扇子,双脚踩着曲行的八字,身子像戏中的仙女柔和而舒缓地舞动着,直看的干部群众们着了迷。众人叫好声不停地喊,干部们把手都拍麻了。笔者虽已过不惑之年,但也被这精致、娴熟、优美舞技、舞形,弄的心花又开,面对排练精彩,对社区行政领导而言,是工作,对笔者而言,是一种对美景在欣赏。这情这景多么像桃花源里的“桃花灼灼,花之夭夭的闪烁。”更是花的火红和美丽桃花的自然红火。象征桃花粉红色的扇子,在粉黛的映衬下的姑娘、媳妇脸色,尽管他们以致夫人之尊,但确从喜悦的自信笑容中,分明就如窈窕淑女一样灵便的身手,优美的律动,简直与天仙可媲美......
三组柿树洼村,全村三十五户人家,人口不足百口,但确有18个中青老,十八个妇女组成了一支歌舞表演队。她们的一席演出排练,立时得到了巡查组的首肯,书记啧啧称赞说:“不错、不错,只要有这份情,这份意,就说明无论村大村小,就是人气旺......”
四组寨上村,巡查组一到,就看到宣传专干郭丽丹等一群队员正在跳《迎新春闹花灯》歌舞,十名女队员,一人一个火红的灯笼,上下左右接着歌声的节律,上下翻滚,随势舞动,一会变成桃花满山情景,一会变化为红柿子登枝头,又变为家家户户满门红的样,红红灯笼下是一张张像春天门外的灼灼桃花,在迎取浓浓春意的回归......
五组,西郭彭嘴村,这个村是全社区最远的村寨,也是个人口只有不足150口人的小自然村,但这里民风淳朴,人心向善,虽然封闭,人心犹古,今天的排练所用的道具,其中一顶花轿,一匹马,都是一群热心公益事业的媳妇们,精心打造的。情景戏中的新郎官的帽子,是她们用金六福的酒盒包装剪制的,相公衣饰是自己缝制的,一乘小轿骨架,是从竹园中取来的,她们七手八脚一起缝合而就。这一装束竟引起三组组长郭小军的雅兴,他即兴穿衣戴帽,又出了一番洋相,惹得一群妇女们捧腹大笑,她们排练认真又娴熟,给巡查组干部带来了收不尽的快乐。人穷志长,妇女就是半边天,这文艺之天就是有志气给顶了起来,我看精神文明之花,属妇女们开的最旺......但巡查组也提出了美中不足的是,哪相公新郎用男的最好,这样才显示出刚柔并济的特色,还对五组组长提出当个榜样,提倡一下,男性的阳刚......
六组郭小庄村,他们排练的是现代元素的广场舞,演得很专业,很精致,巡查组干部给予了掌声认可......
巡查排练的工作从下午2点至6点,经过4个多小时方才结束,对今天的情况大家又在社区会议室进行人人发言的评讲。最后组长总结说:“群众的文化需求,就是三委干部的努力方向,只有我们引领了,指导到位了,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精神文明建设要跟上经济的发展,否则单求经济效益的做法,和谐就是不全面的,因为我们不仅是物质文明的构建者,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
图、文:郭铁汉
2015年3月3日
|